top of page

從「財務面」及「法律面」告訴你,就算有資產,為何多數家庭都還是需要有足夠的『壽險保額』?

已更新:2天前


繳房貸、養小孩、生活開支...,收入不能斷!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投資型壽險哪一個適合你?

根據聯徵中心的「購置住宅貸款統計資訊」的「房貸統計分析表-整體(流量)」可見2023 年第三季的全台平均房貸已經來到 964萬元,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如果再加上養育小孩到大學,少說都有超過1500萬的用錢需求,這其中還沒算進退休之後要花用的錢,養小孩、繳房貸...一個家庭少說都需要至少維持長達20~30年的賺錢能力,如果當家中賺錢的主力不在了,現有的資產能否夠償還貸款?夠讓小孩生活安穩到長大獨立?是否會有不易變現或繼承方面的問題?若錢不夠,有誰可以支應?壽險最基本的身故理賠功能就是用來解決這樣的人生難題。



本文快速導覽:




多數人都會後悔太晚知道的財務面及法律面問題,壽險原來如此重要!


財務面-累積資產需要時間,當來不及累積足夠的資產,壽險身故保險金可放大資產,提供家人經濟後盾-


蟬聯富比世全球富豪榜且穩居前10名超過十年的巴菲特,他的資產有九成是50歲後才賺到的,那我們需要用多久的時間來累積到安心的資產水位呢?每個人能賺錢的時間既未知又難以預估,但許多必須支出的費用既明確又長期,善用具槓桿倍數的壽險將錢的效益放大,例如估算出20~30年期間確定有1500萬的用錢需求,透過壽險僅需要預留大約3%的資金就可以達到效果(實際可達成效益因不同的性別、年齡、體況、保險商品而異),不需要戶頭裡真的預留緊急預備金1,500萬,如此可以有更多可配置的資金靈活運用。


法律面-創造可免除繼承程序的快現金,家人的房貸、生活費、教育費順利輕鬆到位。

老天爺不一定每件事都很公平,唯一肯定公平的是–每個人都是以出生為開始,死亡為結束,也就是說無論財富多寡,難免都會經歷繼承辦理這件事,千萬別以為只有高資產的家庭才需要處理遺產繼承,事實上按規定,無論離世的親人資產有多少、也無論是否有負債,其家人都必須在時間內完成繼承流程,流程主要可分為6項程序:除戶登記、調查所得財產、申報遺產稅、取得遺產稅完稅/免稅證明、查詢有無欠稅、辦理遺產過戶,如果可以在6個月內完成(注一),其實都算是快的,若節外生枝出繼承糾紛,耗費數年是跑不掉的,偏偏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8條規定,遺產稅未繳清前,不得分割遺產、交付遺贈或辦理移轉登記,若核定未達繳稅門檻,也應取得得稽徵機關的免稅證明,但小孩教育費、生活費、房貸(註二)..這些支出是不能等的,由於身故保險金並不計入遺產(註三),因此受益人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金時,可以不需經過繼承流程,通常15天內便可以領到錢,當家人免於金錢匱乏的窘境,更能有底氣繼續未來的生活。




(註一)不想辦理繼承可以嗎?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3條第1項前項規定,納稅義務繼承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起的6個月期限內,必須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辦理遺產稅申報。

如果繼承人不配合辦理遺產繼承或超過期限內辦理,是會有罰鍰的喔!


(註二)貸款人還沒繳完房貸就先離世,將會面臨到哪些問題?

對銀行來說,每月必須收取足額還款金,繼承人需按月繳付,若繼承人因繳不出房貸或爭產喬不攏,銀行會先按程序催繳,再用房子設定抵押權,銀行會進行強制執行拍賣房屋程序。


(註三)身故保險金為什麼可以不計入離世親人(被繼承人)的遺產?

保險法 第112條
條文:「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遺贈稅法 第16條 第9款
條文:「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軍、公教人員、勞工或農民保險之保險金額及互助金,不計入遺產總額。」


如何估算所需的壽險保額?未來支出-現有資產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壽險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但要投保額多少額度才夠呢?事實上,保額需要多少並沒有標準值,畢竟每個家庭的財務狀況與家庭結構都不同,所以唯有對自身的情況了解才能規劃合適的投保額度。


所需壽險額度=未來支出-現有資產

繳房貸、養小孩...,經濟支柱責任大,壽險保額多少才夠?壽險保額建議這樣計算

家庭開支-

每年基本生活費×所需年期,年期的部分我通常會建議客戶估算到小孩就讀大學的年紀;若需扶養長輩,則可以以預估餘命(俗稱壽命)為計算。


未償還債務-

繼承並非僅止於資產,其實還包含負債,除非繼承人辦理拋棄繼承,為避免債留家人,未償還債務金額建議也計入。


子女教育費-

子女教育費應往後推算,例如目前小孩就讀國中一年級,那就往後預估國中二年級到大學畢業所需要的教育費支出,是否計入補習費?以公立學校或私立學校學費來計算?就看自己對於教育的想法。


易變現資產-

支出需要現金,但如果財富配置偏重於變現不易的資產,像是土地、房屋..等不動產,這類的資產若需要變現,在處理上就需要多一點時間,有時候也需要一點運氣,因此適合計入易變現的資產的項目包含有壽險、公開發行之股票、基金...,這些資產都能很快降低對緊急狀況的衝擊,但要留意是否過度集中於夫妻任一方的問題。


壽險分三大類型,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投資型壽險,哪一種適合你?


在了解了自己所需要的壽險保額之後,接下來就是挑選適合的壽險商品。同樣都可提供身故保險金給付功能,但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投資型壽險,從附加功能、費率、商品結構上還是有許多不同。

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投資型壽險哪一個適合你?
此表保費試算僅為概算,實際上會因被保險人年齡與性別、體況、商品、保險公司,有所不同。

定期壽險-

保費為最便宜,適合有預算考量者,網路上亦可投保定期壽險,但可投保額度較受限,以及須留意是否保證續保以及日後費率調整的問題,若不介意保單後續是否有專屬的顧問服務,網路投保是小資族可以考慮的管道。


終身壽險-

適合收入充裕者,由於終身壽險的商品結構中除了身故保險給付,另外會有逐年增加的「保單現金價值」(又稱「解約金」),若被保險人在責任最重的打拼階段一切平安,來到了退休期,保單現金價值就是一筆不小的資產,是不錯的退休現金流來源。


投資型壽險-

與終身壽險同樣較適合收入充裕者,終身壽險在保單合約中會明載每年度的保單價值金額,而投資型保單有一部分的保費是撥入分離帳戶,這個帳戶與基金、ETF..等投資標的連結,由要保人自行決定投資標的,投資的績效影響「保單帳戶價值」,因此保單合約中並不會詳列各年度金額,需登入自己的帳戶查詢,或等待保險公司每季寄發保單帳戶價值通知。此外,因爲投資型壽險在繳費期間可以從保單帳戶價值部分提領錢出來使用,靈活度會高於終身壽險。


承擔家庭責任的你,推估出家裡未來的用錢需求總量之後,就可以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壽險保額,再加上對於三大壽險類型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在進行保險規劃諮詢時一定能夠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看實際規劃案例:





$50

保險規劃-壽險保障-子女照顧方案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看看適合你的規劃推薦-

留言


保險顧問Lydia,逾15年執業經驗,以財富管理為出發,提供保障、退休理財、資產傳承贈與及繼承、安養信託、法人保單等規畫服務,服務地區:基隆、台北、新北、桃園..等地區。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e@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保險顧問Lydia
合作洽談

 

bottom of page
gtag('config', 'AW-64066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