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迎接寶寶到來,新生兒保險保好保滿,多數父母卻忽略了這件最重要的事!

  • 作家相片: 中庸小姐
    中庸小姐
  • 2020年4月2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5月1日


迎接寶寶的到來,新手父母難免緊張,為了從容應對日後的挑戰,會開始涉略育兒相關的知識,嬰兒推車怎麼選?哪個品牌的寶寶尿布比較好?....,具備保險觀念的父母,更會開始著手研究新生兒保單。


前一陣子,有朋友請我幫忙評估一下新生兒保單的內容,希望能提供一點建議給她們夫妻倆,我順口問了一下「你們之前都幫自己規劃了那些保障?」,這一問才發現,他們其實不太清楚自己之前投保了那些內容,大概只記得有保了終身醫療,我告訴朋友「這份新生兒保單的確蠻不錯!不過妳們現階段有比買新生兒保單更重要的事...」。事實上,爸媽才是小朋友的保障來源,如果大人本身保障不足,一旦發生風險,如何有穩定的經濟依靠?小朋友的生活費、教育費又該何處籌措呢?

為小朋友規畫保單前應先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


有時生命不一定能如我們所願,但誰會想到自己會來不及陪伴孩子長大的那一天?國標舞女王劉真、台灣AI頂尖專家陳昇瑋....,他們用生命提醒了我們人生的無常,所以爸爸媽媽們可以調整過去的觀念,新生兒出生時,甚至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應該先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尤其若自己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就要思考如果自己遭遇到風險,家庭是否會陷入經濟上的危機,自己的保障一定要足夠,再規劃新生兒基本應有的保障,隨著小朋友長大,再視情況調整保險內容。


家庭責任高峰期,應做的保單檢視重點。


至於大人保單的檢視該以那些為首要重點呢?有兩個大方向提供給大家參考:


首先要考慮的是「失能、被照顧」的風險

「失能、被照顧」的經濟負擔恐怕比死亡還要高,除了家庭頓失收入或收入銳減之外,將還會多增加一筆照護的費用,龐大的費用支出足以拖垮一個完好的家庭,因此建議父母可以檢視自己是否已規劃『失能險』這類的保險商品,讓家庭轉嫁掉「需要被照護」的風險。


緊接著仍需評估「走得太早」的風險

2019年壽險公會統計,國人平均身故給付是56.8萬元。我們可以思考一下,56.8萬夠有一個小孩的家庭支撐多久呢?那如果是兩個小孩呢?、三個小孩呢?也就是說家庭經濟支柱一旦猝逝,就很容易陷入經濟的危機,因此父母身故保障的規劃,是要確保風險發生時,家庭經濟來源可維持5~10年以上,以一般家庭來說大約需要300~600萬元左右;如果加上還有其他的貸款,如房貸等,要完全轉移風險就可能需要1,100~1,400萬元。不過要買到足額的壽險保障,可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的起,若預算較有限,則可考慮以保費較便宜的定期壽險來補足保障缺口,隨著小孩逐漸長大或房貸債務減少,再逐步調整保額即可。

當父母自己的保障都足夠了,再來考慮新生兒的保險也不遲!做好了防護之後,其實我們更能安心陪伴孩子長大。




推薦閱讀:







$50

保險規劃-壽險保障-子女照顧方案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看看適合你的規劃推薦-

Σχόλια


保險顧問Lydia,逾15年執業經驗,以財富管理為出發,提供保障、退休理財、資產傳承贈與及繼承、安養信託、法人保單等規畫服務,服務地區:基隆、台北、新北、桃園..等地區。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e@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保險顧問Lydia
合作洽談

 

bottom of page
gtag('config', 'AW-64066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