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14年度報稅攻略】一篇搞懂—所得稅計算、省稅技巧、線上申報與繳納

  • 作家相片: 中庸小姐
    中庸小姐
  • 2022年4月6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已更新:5月1日


113年度報稅指南:個人綜合所得稅查詢、申報、繳納,電腦或手機線上輕鬆搞定!

身為大人,每年的5月份你可以忘記過生日,但絕對不能忘了「綜合所得稅申報」,未按規定在5/1~5/31完成申報繳納(114年延長至6/30),可是會有罰則的!在大量分散的稅務資訊中,即便國稅局已經日益簡化、精進報稅的程序,還是某些部分令人摸不著頭緒,本篇文章將以最淺顯易懂的內容,告訴你誰需要報稅?如何計算應納稅額?省稅技巧有哪些?以及最新的所得稅申報與繳納方式。


閱讀本文你將學到所得稅基本概念:


所得總額裡10大應稅所得類別,你的收入分別是屬於哪ㄧ類?

一、誰需要申報所得?外國國籍在台灣有收入也要申報嗎?


符合以下兩個條件,要記得申報所得:

1、18 歲以上(已成年),無繼續求學、無身心障礙、有謀生能力者,需辦理所得稅申報。超過 18 歲因在校就學、無謀生能力而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得由納稅義務人列報其免稅額。


2、中華民國居住之個人

可分為兩種情況:

一、在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並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者。

二、在中華民國境內無住所,而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留合計滿一百八十三天者。


綜合所得稅的申報是以家戶為單位,成員有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撫養親屬未成年子所有成員如果有所得就要一起申報,由於是同一個申報戶,當然所適用的免稅額與扣除額也都可以從中一併扣除。


二、所得稅計算公式



所得稅怎麼算?

所得稅計算不難,只要對於「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稅率級距」、「累進差額」這幾個項目有概念就行了,甚至你可能還會因為有了這個知識後,進一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節稅權益,接下來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所得稅計算公式裡的個別項目吧!


三、所得總額裡應稅10大所得類別,你的收入分別是屬於哪ㄧ類?


每個人的收入來源不盡相同,財政部將所得分為10大類,而每個分類都有其代號,在自己每年的綜所稅申報資料都會有清楚的揭露,我們所賺取的每一份收入,不管是最基本的薪資所得或是投資有價證券所獲配的股利,都是要計入所得總額計算,不過這並不代表每一分收入都需要繳稅,因為政府針對不同的收入會給予不同的扣除額,我們可以把這些扣除額視為是一種權利—「收入可扣除成本的權利」。


10大類應稅所得與扣除額:

所得分類

定義

可扣除部分

營利所得

股利、盈餘分配

全戶股利及盈餘採用合併計稅(併入綜合所得總額課稅),按全戶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的8.5%計算可抵減稅額,抵減應納稅額,每一申報戶可抵減金額以8萬元為限,若採用分離課稅(稅率28%)者則不適用。

執行業務所得

指具有特殊專長的專業人士(例如:律師、會計師、建築師.....),以自己的專業能力提供服務所賺取的收入。

可分別按財政部所頒布的「執行業務者費用及所得額標準」或「設帳核實申報」2擇1減除。

薪資所得

薪資收入就是在職務上或工作上所取得的各種收入,包括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金、紅利及各種補助費。

分別就「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必要費用」2擇1減除

利息所得

利息所得是指公債(包括各級政府所發行的債券、庫券、證券及憑券)、公司債、金融債券、各種短期票券、金融機構的存款(含公教軍警人員退休金優惠存款)和其他貸出款項所取得的利息。

每戶有27萬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租賃所得

財產出租收入

可分別按財政部所頒布的「財產租賃必要損耗及費用標準」或「列舉實際費用」2擇1減除。

權利金所得

以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秘密方法和各種特許權利,供他人使用而取得的權利金收入。

可減除合理而必要的損耗和費用

自力耕作漁牧林礦所得

以自己的勞力從事農業耕作、漁撈、畜牧、造林、採礦等所得到的各種收入。

可減除合理而必要的損耗和費用

財產交易所得

出售或交換財產及權利的所得

若有財產交易損失,則可列報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

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所得

參加各種競技比賽或抽獎活動,獲勝或中獎所取得的獎金或獎品。

可減除已支付的必要費用或成本。

退職所得

退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終身俸及非屬保險給付之養老金等所得為退職所得。

一次領取職退所得與分期領取職退所得各有不同的免稅額可扣除。

其他所得

上述所得以外之收入

可減除已支付的必要費用或成本。


資料來源:所得稅法第14條

四、有免稅的所得?


常見的免稅所得

所得分類

定義

說明

保險給付

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給付

需留意《基本稅額條例》當「受益人」領取「特定的保險給付」時,是否計入基本所得額計算的問題。

個人稿費、版稅、樂譜、作曲、編劇、漫畫及講演之鐘點費之收入。


全年合計數以不超過18萬元為限。

財產交易-物品出售

個人出售家庭日常使用之衣物、家具

需非以營利為目的

財產交易-土地出售


需繳納土地增值稅

財產交易-股票出售

上市櫃股份有限公司之股票交易

售出股票時,無論是否有獲利,皆需按股票價值課0.3%證券交易稅。

因繼承、遺贈或贈與而取得之財產


勿與遺贈稅混淆,贈與應留意「贈與稅」、繼承應留意「遺產稅」。


資料來源:所得稅法第4條

五、什麼是免稅額以及扣除額?每個人都可以享有免稅以及扣除的額度嗎?


認識免稅額
綜所稅怎麼算?認識「所得稅計算公式」、「所得種類」、「免稅額」、「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稅率級距」、「累進差額」

免稅額是所得稅計算當中最基本的減項,可說是人人都可享有的免稅額度,除了納稅義務人本人及配偶得享有免稅額外,還有符合以下規定的扶養親屬可列報免稅額(需留意條件限制以及須付證明文件)。


  1. 納稅義務人或其配偶之直系尊親屬(如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 等)年滿60歲或雖未滿60歲但沒有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2. 納稅義務人之未成年子女,或雖已成年但因在學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

  3. 納稅義務人或配偶之同胞兄弟姊妹未成年,或已成年而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4. 其他親屬或家屬(如叔、伯、舅、姪、甥、媳、孫等)未成年,或已成年而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要特別注意的是,若受撫養親屬有所得,將會合併計算且要一起申報,利弊須自行評估!



資料來源:免稅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及投資新創事業公司減除金額篇

認識扣除額

扣除額可分為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以及特別扣除額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僅能擇一扣除,所以申報所得稅時可自行評估,選擇對自己較划算的方式扣除;至於特別扣除額則不受此限制,有符合條件即能使用此扣除權益


一、標準扣除額


綜所稅怎麼算?認識「所得稅計算公式」、「所得種類」、「免稅額」、「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稅率級距」、「累進差額」

二、列舉扣除額


房租支出和購屋利息不能重複之外,其他只要有檢附文件、符合列舉標準,基本上都可以列舉扣除。



三、特別扣除額


有存款利息、財產交易損失、家裡有小孩/身心障礙者/長照者、租屋者,別忘了要善用特別扣除額。




六、基本生活費差額


所謂「基本生活費」,指的是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的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113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為21萬元



基本生活費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中央主管機關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最新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定之,並於每二年定期檢討。

基本生活費差額=每一申報戶的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全部免稅額及扣除額

*基本生活費總額=21萬×人數(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撫養親屬)

*扣除項目不包含財產交易損失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計算後若有差額就可以從申報的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這就是所謂的基本生活費差額。由於基本生活費是以人為單位進行計算,因此家庭人口數越多,當基本生活調高,可扣掉的基本生活費就越多,享受的減稅利益也越多。


七、所得稅級距、累進差額


綜所稅怎麼算?認識「所得稅計算公式」、「所得種類」、「免稅額」、「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稅率級距」、「累進差額」

所得稅稅率並不是單一稅率,政府將所得淨額範圍訂定出5種不同的稅率,所以最終要繳多少稅是根據淨額套進相對應稅率,再減掉累進差額。


八、線上就能輕鬆完成查詢、申報、繳稅或退稅


拜數位運用不斷提升、精進所賜,國稅局對於每位國民每年究竟有多少所得,可比我們納稅義務人還更清楚,現在綜合所得稅的查詢、申報、繳納,透過電腦及手機在線上就可以輕鬆完成





手機報稅已經運作多年,各項功能也越來越優化,不僅可以自動帶入個人資料以及詳盡的所得資料,也可輕鬆直接新增、編輯、刪除各項資料,例如:地址、電話號碼、扶養親屬、所得與扣除額資料,繳稅與退稅也都能一氣呵成,超級無敵便利!



延伸閱讀:


$50

Product Title sample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50

Product Title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Product Details goes here with the simple product description and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seen by clicking the see more button.

​看看適合你的規劃推薦-

Comments


保險顧問Lydia,逾15年執業經驗,以財富管理為出發,提供保障、退休理財、資產傳承贈與及繼承、安養信託、法人保單等規畫服務,服務地區:基隆、台北、新北、桃園..等地區。

Thanks for submitting!

  • line@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保險顧問Lydia
合作洽談

 

bottom of page
gtag('config', 'AW-640663981');